目前分類:理財心態 (10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對所有的投資人來說,2025年的四月,我們何其有幸的親眼見證,又何其不幸的親身参與!

2025年四月的上半個月,在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下,幾乎所有的投資人都經歷了一場幾天無法入眠的資產減損的慘烈經過(當然,對放空的投資人來說很可能大賺一筆,但也僅限於第一週,第二週的股市陡升就輪到他們數夜無眠了)。這時投資人最關注的問題就是:這場股災(暫時)結束了嗎?川普的90天暫緩期會明確執行到期嗎?還是沒幾天又變卦?中美之間的互相關稅報復又會如何發展?我的投資計劃還要(硬著頭皮)進行下去嗎?我該先暫時停損出場觀望或是大膽加碼(資金來源是什麼)?先前買的個股(不管是千金股、或民生必須股、或金融股、或當紅炸子雞股)或ETF(不管是市值型、或高息型、或主題型)該更換嗎?這些林林總總的困惑不禁讓人感嘆:投資好難!我對於上述的所有問題亦同感困惑不已,不過細想再三後我有了些讓我稍為安心的想法和決定。我們都不是川普,全世界也只有川普自己才知道後續的關稅政策會如何發展(說不定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至於其他國家會如何互動(互嗆)?那更是未定之天。既然這些因素我們都無法掌握(甚至連推論都很可笑),那就只能忽略它們,雖然這些是最大的關鍵因素。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明時節雨紛紛、投資市場皆遊魂、借問何時見終局、世人苦惱川本尊。

從4/1~4/10這10天內全球股市皆往同一個方向走:大幅下跌,只是有人傷重、有人重傷。在股市下跌如此之大之際,若有反彈,恐怕也需要來回打底修整一陣子(或是好一陣子)。而這次的股市下跌更讓你我確定了一件事:『在股票市場中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既然如此,我們除了應該要有所警惕外也要記取教訓,並為以後(至少四年)再發生類似狀況時做好準備。什麼準備?就是絕對要有二套資金:第一套資金至少要準備以供應六個月的生活所需。這種生活預備金有時候不是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心裡壓力負不負荷得了的問題。備妥糧草安心的渡過六個月的震盪期,才不會讓自己慌了手腳,砍在最低點、賣在最痛處。第二套資金則是讓你能夠逢低買進,不要錯過「暴富」機會,但也很有可能讓你住進套房、或是加護病房。不過能有這一套資金終究是好事,不見得要用,它能讓你更踏實更有底氣。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是很有趣的動物,尤其是投資人!

美國總統川普在4/2宣布了「全球關稅新制」後,美國股市在4/3下跌1679點、4/4再跌2231點、4/7又跌349點。而台灣在清明連假結束後股市交易的第一天,4/7台股暴跌2065點、4/8再跌772點(此時國安基金宣布護盤)。除了美、台股市,日、中、港、歐等全球股也無一倖免的連番大跌,投資人出現了幾種有趣的反應: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投資的道路總會顛簸:一旦開始投資,短時間內多會讓人失望,但長期的前景則不會改變。盡管市場總是波動不斷,但在長期趨勢下仍會往富足成長的道路前進。「萬擾不驚」應是投資市場的必備態度。

2)要自我承認能力不足:自己無法瞭解各行業領域的專業、也無法瞭解各上市櫃公司的真實財務狀況、更不可能投資每一家企業龍頭,不旦能力不允許、時間不允許、資金也不允許。因為承認能力不足,所以才要借重市場專業、才要投資「一籃子股票」、才要做好資產配置。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市場上那些看似無常、實為有常的突發事件,總是伴隨著不合邏輯沒有道理、事出突然沒有前兆、看似無波狂風驟至、晴天萬里風雲變色,經常讓投資人輕則手忙腳亂損多益寡、重則傷筋斷骨家當東流。

突發事件無法預測(千萬不要聽信那些馬後炮的話)、也無法掌控(也許有人可以,但絕對不是我們),難到我們就只能看著恐慌情緒的漫延、投資心血的流失而無計可施嗎?當然不是。大多的突發事件持續的時間好險都不長,遠如2000年的網路泡沫、2008年的金融海嘨、近到4年前的新冠疫情,下跌修正的時間短約3個月、長不到2年,股市就從低點反彈回升,甚至再創新高。我們只要穩助情緒,不隨之起舞慌亂就可以了!切記,恐慌必定會造成判斷失據、投資損失,這時反而要勇敢的、冷靜的、有紀律的買進你早已經設定好的標的(但要做好資金控管、要有風險意識),才是應付突發事件最好的方法。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江湖是人組成的,股市也是。江湖人追求神功妙招、而投資人追求明牌內線。

應該是所有股市名嘴最有震撼力的一句話:「這支股票養你一輩子」。真有這麼神!只要投資這家公司、這檔股票,就可以不愁吃穿一輩子?那不趕緊買還在等什麼呢!等你冷靜下來想想就會發現,這句話是不可能的。根據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在2021年的調查統計數字顯示,全球前五百大企業的平均壽命約15年至20年,而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資料更讓人驚訝,在台灣約有四成的中小企業竟然撐不過5年。想想看我們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80歲,也就是你在65歲退休後的餘命還有15年以上(隨著醫療科技及醫藥療效的進步,平均餘命只會更久),這些公司(股票)要如何養你一輩子?更何況你還要挑到經營時間比你壽命還要久的公司。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實話,有用也沒用!

古人勉勵我們說的「開卷有益」,這的確是對的!為了避免不同派別間師父們的口傳心授不一,與眾徒弟間資質的領會成效各異,前輩老師們將「事情」的做法透過記錄成書的方式流傳下來,讓我們只要打開自己有興趣的書籍就可以悠遊其中學得要訣,所以才會有「開卷有益」這句成語。理財知識也是如此,但要真正瞭解並形成自有的心得,就必需進一步『實做』。所有理財書籍內的方法都要親身實做過才能真正體會作者講述的內容或方法適不適合自己。就如同游泳ㄧ樣,你不可能看過一本游泳大全後,沒下水就可以學會游泳。當然,你不用學會所有的泳姿,只要挑一個你最舒服、最習慣的就可以悠遊水域了,但你必須要下水。投資不也是一樣嗎!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台積電研發長楊光磊先生(現職台大兼任教授)在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稱『台積電擅長透過規模經濟和成本優化,增加市場競爭力』。(見商周1948期第31頁)這段話讓我聯想到與理財的異曲同工之妙。

「本多利少利不少」的原因就是『規模經濟』。因為你累積的部位夠大,所以只要有合理的利潤,而不需要有超額利潤也能夠豐富你的收益,更何況超額利潤的風險遠大於合理利潤的風險。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次檢驗相同標的、在不同持有時間的投資差距。以0050、0056、00713、00878為例。

假設你是在三年前(即2022年)的1/2買入上述四檔基金、並且持有到三年後(即2024年)的12/31賣出,各標的依續的買入、賣出價格及漲跌幅分別為: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庸所描寫的武俠群雄所展示出的各家武術令人目眩神搖,就如同市面上充滿了股市技術分析的各種書籍和課程,財經節目中也擠滿了各門各派的達人大師,這些書籍課程和達人大師們表達出一種概念,即要在股市中賺錢是有訣竅、是有秘笈的,而這些訣竅秘笈就藏在那些密密麻麻、糾結一團的點、線、圖表之中。

真的,光看到那些點線圖表就暈頭轉向了。說實話,就算沒學投資理論或學不會線圖分析,也沒有多大關係!因為如果夠用,你早就已經是千萬富翁了。如果不夠,那還要學幾種?如果那些投顧老師、理財專家們的說法有效,為什麼他們還在賣力的當專家?!投資應力求單純。你的目標就是找一家老闆正直認真、獲利穩定成長的公司,在其股價低於淨值的時候「大力買進」。就像金庸小說裏的主角之一:郭靖。他學得一套降龍十八掌的高強武功,但面對強敵翻來覆去的絕妙高招(就像投資市場時刻變化多異的波動及無來由的雜音干擾),凝神對敵之間就只用一招「亢龍有悔」(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且知道只要什麼),就能縱橫江湖數十年。真所謂:精研一招走天下,專注於心鮮敵手。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就像健身,你必須忍受肌肉痠痛的過程,才能有魔鬼般的體魄。今天很痛苦、明天更痛苦、後天非常棒,但大多數人都會在明天結束以前舉雙手投降放棄。時間對我們並不仁慈,但總會給我們回報,不管是好或壞,我們最終都能得到回報。在股市波動的時間考驗過程中,挨得住時間的折磨,時間就是天使、挨不住時間的折磨,時間比魔鬼還可怕!

想一想,如果你對三年後的樹木生長有信心,為何現在連三週的時間都不給投資標的呢?樹木的成長需要陽光、空氣和水,但有時候上帝給它的試鍊確是曝曬、寒流和暴雨,而這些生存要項太多或太少的考驗正是小樹長大成為巨木的必經歷程。投資標的亦是。市場總是上下波動,上一秒給投資者希望,下一秒就又讓人陷入困境。不過這些都是投資人邁向成功的必經歷程。想想過去股市每一次讓你幾乎喪失信心的(大幅上下)修正,後來的回復都讓你收獲豐厚。只要回想1999年的網路泡沫、2008年的金融海嘯、2019的新冠疫情、2022的榮景向上、2025年1月的川普就任迄今,最終你總會發現,只要堅定信心長期持有,時間確實是你最好的朋友!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面上有無數的投資理財書籍、網路裏有無數的投資理財影片,綜合來看有幾項建議值得身體力行:

1)及早投資:巨木的形成是因為時間的累積、巴菲特的財富更是因為時間的累積。上帝給予每個人的外觀體魄、聰明才智都不相同,唯一每個人都相同的只有「時間」。同樣的一天、一年、十年、一輩子,愈早開始投資就能累積愈多財富,只要待在投資市場的時間愈久、經歷多空考驗的次數愈多、你的投資收益就會愈大。你和他人(他就算是天才)的聰明才智會因為「及早投資」而拉近距離,也因為你的「及早投資」,也會拉大你和他人的財富差距。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花費。(這裏的不必要是指「真正」的不必要,例如:一時衝動的購買(流覽網路商店)、與人比較心態的購買、自我安慰(又稱對自己好一點)的購買。但不包括親朋好友、人情事故的互動花費)。

(2)存下你所能存下的每一塊錢。(但絕不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更不可激怒你太太)。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意是好事,代表你關心這議題。但如果在意到產生焦慮,就表示你對這個問題可能有些誤解而失焦了。

就舉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對於關稅這個「新」(「辛」)議題來說,大概從他在今年1/20就任以來已經困惑、干擾投資人到現在了!但是大家去回想一下,你除了跟著川普的每日一爆、及眾多權威消息機構反覆推論、預測而影響心情外,好像能做的事情一件也沒有。我不是說不要關心重要訊息的變化、不要關心自己的投資表現,而是強調:不要被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心情、和最重要的:投資紀律。通膨何時降到2%?在這之前聯準會會做什麼?今年會降息幾碼?烏俄衝突何時落幕?美、加、墨、中的貿易衝突結果如何?匯率、黃金、石油又會怎麼變?總總這些我們通通無可左右,但可以因應。因應的原則就是重新檢視自己的實際需求、衡量自己的現金收支及資金壓力,然後:挑選標的、做好配置、待在市場、持續買入。我們只能做這些,也應該只做這些,而且要持之以恆的做!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行資源多、研究團隊多、合作夥伴多、服務客戶多、交易經驗多,他們當然專業,而且必須專業。

銀行絕不會以社會責任為其存在的最大目的,銀行存在的最大目的是創造公司收益、謀求股東利潤,連中央銀行都是如此。不信可以看看我們的央行,每年都有上繳盈餘的目標,而且每年都超標,績效排名說不定還是政府所有事業單位的前幾名。而台灣整體銀行業這幾年的盈餘也是年年創新高,整體獲利排名也是所有產業的前段班,而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今年(2024)更創下史上獲利最高的1兆2200億元。所以銀行絕對有專業,不過當然更商業!就像每家公司都有熱賣的主推商品一樣,並不是這個商品的價格特別優、功能特別強,而是它的收益特別高。銀行推薦給我們的產品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銀行的意見(建議)要聽嗎?當然要聽,而且還要仔細的研究、謹慎的判斷、慢慢的決定,因為輸贏的都是你的錢,而銀行總要從你身上分一杯羹的!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2025/3/3止,台灣高股息ETF的受益(投資)人數,前三檔都已經超過了百萬人,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的1606127人、元大高股息(0056)的1318642人、以及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的1069373人,顯見投資人對這類基金的喜愛及重視程度。也是如此,高股息基金的每期配息也ㄐ倍受市場關注。當每次配息公佈後就有許多投資人在計算他們投資的基金是賺或賠。最近看到一篇關於配息減少而建議轉換其他標的的文章,我無意對轉換何種標的及轉換的時機有任何意見,而只是對於該文章所述有關殖利率的計算方式有不同的看法,想在此略述一二。

投資的每一單位成本是:原始投資總金額 / 原始購得股數 = 原始每股成本。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如標題所示,投資是買低賣高賺取波段?還是長期持有穩定收息?二者之間的差異似乎在「時間」上。

波段是多短?真能如神人般在幾天內低進高出、獲利卻能從魚頭吃到魚尾(像是熱衷當沖的少年股神)?長綫是多長?真的可以長期持有到天荒地老而無怨無悔(像近期已經跌掉一半市值的台塑四寶,或定期定額扣款人數大量減少到2024年底ㄉ6069戶的中鋼)?當然,若無法忍住短期波動所造成的N種壓力,何來長期持有的豐厚回報。但是死心眼的不顧產業優勢已失、價格修正已大,而任其吃掉大部分心血,那哪裡還有再添柴火的青山存在?所以波段投資不需能力只需造化、長期持有則要慎選標的做好風管。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低調不炫富、錦衣要夜行。不迷戀名牌、不招搖過市、不前呼後擁、不浮誇生活。愈富有的人愈安靜、愈低調。

2)好債優於無債。瞭解如何利用槓桿來創造財富,並深知自身可承擔的風險,且大膽的行動。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低調不炫富、錦衣須夜行:讓你破財的往往不是你的親戚或朋友,而是你自己。

2)理財先理債、好債勝無債:從債務的樣態可以看出一個人有沒有紀律、甚至看出有沒有未來。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有依靠工作的薪水,很難保障你的經濟安全。

大多數人對於「收入」的概念就是找間大企業,好好的工作、順利的昇遷、穩定的加薪、安全的做到退休。這種方式說白話文些就是拿時間去換錢,而下班兼職或是開拓斜槓更是拿有限的時間換取有限的金錢。要如何破除這種賺不飽餓不死的窘境、不再讓自己只賺到忙碌疲憊?提早進入投資市場,利用時間複利打造你的被動收入,讓原本以付出勞力交換金錢變成付出樹苗交換森林,才是建構你的經濟安全堡壘的方法。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