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職場心得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沒有想過,未來的你是會感謝現在的你?或是悔(怨)恨現在的你?這還要從一則體育(社會?)新聞談起。

在日本棒壇上,不管是先發場數、或是勝投場數都居前三名、且入選日本棒球名人堂的日職球星本田哲也,在超商偷酒遭警方逮捕。此消息一出讓所有人(至少是棒球迷)驚訝及嘆息不已。要知道日本職棒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要長時間維持球技水準及身體健康非常不容易,更何況每年還有大批年輕優秀的棒球人才前撲後繼的投入職棒環境,所以(尤其是投手)要創造高出賽場次及高勝投率是多麼的困難。但是本田哲也做到了,他獲得了球員的尊敬、球迷的喜愛、棒壇的肯定,真正是名利雙收。據報導他曾擁有美眷豪宅,當然現在都早已離他遠去。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以為競爭者消失升官的就一定是你?那可不一定!

我有一位朋友,平日工作態度佳、表現績效優、甚得主管欣賞,奈何晉升的道路上已經有一位強者搶在前頭,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在短時間內超越此人,為此經常感嘆「即生瑜何生亮」竟然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前些日子和他聊天,發現他滿面春風喜形於色,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那位勁敵因為全家搬遷到其他城市的緣故,因而提出辭呈並將在近日離職。晉升道路上的大石頭已然搬開,升官顯成囊中之物,難怪心情好的不得了!我等著吃他的慶功宴多日未果,最近又和他碰面,這次卻較先前更為沮喪。原來總公司並沒有派他接任新職,而是另外調派別個單位的主管來接任。繞了一圈才知道自己即不是瑜也不是亮!真的是期待愈大傷害愈大!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事是真的。

我的同學述說他之前的一位同事,出現在組織重整的人力盤點資遣名單上,主管明確的告知這位已經在公司工作超過20年、但其工作能力(性質)已不符改組後單位需求的員工,將在一個月後離職的消息。只見這位大叔哭喪著臉向比他還要小上幾歲的主管,努力的解釋自己的經濟狀況:家庭收入來源主要是靠自己、二個孩子都還在唸大學、房貸還需要5年才能繳完、車子也尚有貸款,自己真的非常需要這份工作...。年輕的主管心底明白無論如何都已經無法改變公司的決定,只能語帶委婉、含糊無奈的送他離開辦公室。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在職場上除了「真正的老闆」,每一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部屬。如何做一個稱職、被信任、又有成就感、又有安全感的老二?有幾個小訣竅可以参考。

1)同一立場同一高度。你沒辦法百分之百的瞭解主管的壓力,但可以適著「換位想像」如果你是他會有什麼壓力、試著從他的出發點去思考要如何解決問題。只有將自己當成他、站在他相同的處境、相同的立場,你才能合情合理的「體會」出他為何(要/會)有如此的反應,並進而試著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有位朋友衷情於網購,舉凡從家電到服飾、食品、什物,都在網路上搜尋、下單,說他是網購族一點也不為過。

這天恰巧碰到他對我抱怨了最近的一次不愉快的網購經驗。原來他在某家電商平台上看到一件喜歡的服飾,高興的下單並完成刷卡付款,滿心期待貨品到達的通知。卻在二天後接到賣家的電郵回覆,表示沒有他所下單購買的衣服尺寸,要嘛換顏色、要嘛換樣式。可是我朋友對所挑衣服的顏色樣式情有獨鍾不願更改,於是要求賣家退款。誰知賣家在電郵上回覆一句「你自己取消訂單就可以退款了啊、哈哈」,這可把他給氣的半死,直呼再也不向這個賣家買東西了。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受雇者(employee):又稱上班族、打工仔。絕大部分的人都屬於這一類,終其一生「苦苦」追求這一類的收入。努力讀書、名校畢業、進大公司、找好工作(或是考公職、捧鐵飯碗)、認真盡責、安全退休、領取辛苦一輩子積攢下來的退休金,然後安安穩穩的過退休生活。至於退休金夠不夠養老?大多數人都要到臨退休之前才會知道,幸運的則溫飽不愁,若真的不夠用,那只得重出江湖再尋晚春。

2)自雇者(self employer):又稱個體戶、自由業。應該是目前社會上收入高低最不平均的工作類型,最自由也最不穩定。如:自行執業的醫師、律師、會計師、攤商、代購、網紅(YouTuber)、自駕(Uber )等。要多賺就要多做,用以交換賺取金錢的最主要來源(代價)除了要有能夠立足江湖的專業之外,當然就是自己的時間。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春節我到外地旅遊,選擇入住一間全台都有分店的飯店。這間飯店交通位置適宜、房務還算乾淨整潔、價位中上還附早餐及24小時的自助點心飲料吧,整體住宿而言還算水準以上。

有天早上用完早餐後回到房間,備妥個人物品並換好外出衣服後,就先到一樓的自助飲料吧,邊喝飲料邊等友人來訪再一起外出。由於早上供餐已經結束,服務人員正在打掃環境並且清洗咖啡機,但是並不影響其他房客使用其他飲料和點心。只見一位大叔可能是急著想喝咖啡,就嫌服務人員清洗咖啡機的時間過久,一時不耐就大聲催促並斥責服務人員。服務人員先是不斷致歉,解釋清洗咖啡機以利客戶食安的必要性,但隨著這位大叔的音量越來越大、罵人的字眼也越來越不禮貌,服務人員不甘示弱的警告,若再有污侮性的字眼出現,將會對其提告,這位大叔可能自知粗魯無禮,最後口中喃喃自語的沒等到咖啡就快速離開了。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職場上常有這種狀況發生。

公司要推行一項活動,徵求大家的看法和建議,大多數的人在這個過中都不表示意見,等到主管決定要如何進行了,才在背後私下說三道四嫌東嫌西。如果只是習慣窮攪和的痠民也就罷了,偏偏有些人他的批評極有道理,提出的看法也非常可行且較先前的決定更好,問他為何不在會議中提出建議?只說不好意思在會議上提出,怕別人或主管已經有了定見而得罪對方。結果因為他的「不好意思」讓這個活動不盡理想、所有参與的人也都怨聲載道。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有位朋友,平時工作努力待人和善,亦頗獲同事和主管的讚賞肯定。年初面談時主管做出了承諾將給予較大幅度的加薪。我的朋友滿心期待的終於收到了調薪通知函,只見函內說明『原加薪幅度過高,經核定後酌減50%⋯』。原本的熱情瞬間化為冰冷,整個人也顯得鬱悶不悅,但又仔細想想,現在的就業市場要找到這種環境穩定、薪水不錯的工作還真的著實不容易,看來還是忍住情緒「含恨再幹」下去!

我們在工作中一定都會有某些期待,大到昇官加薪、小到主管關愛的眼神或一句讚美。但是切記,那些都是別人「主動」給你的,你只能盡心努力後「被動」的等待,而實際上的結局往往都是「主動小於被動」!要如何打破這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被打擊的狀況呢?『做自己的老闆』!從現在起就好好的紀律自己的財務支出、仔細研究並勇敢投資穩定成長的金融標的、持續累積所投資的部位、創造另一份更值得你全心投入的收入。直到有那麼一天,你耐心累積的這份「被動收入」大於你的「主動收入」時,就是你脱離原本「期望-失望-又期望-又失望」的不斷輪迴的生活了。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官上任不要三把火,而要三個字:「停、看、聽」。

派任到新單位,不管是晉陞或是調任,你和新單位的人彼此都不認識,也一定會有人告訴你關於該單位的種種,但這些都是你「聽來的」,所以聽聽就好,千萬不要太當真。要知道什麼、確定什麼、決定什麼,一定要自己花時間去親身瞭解。到一個新單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一下」:不要太急著立刻召集大家開會指示、動手做事。給自己一點時間認識單位、認識大家,也讓大家花點時間「接受」你。第二件事是「看一下」:調閱單位近幾年的財務報表,瞭解營運及獲利狀況。察閱單位內同事的人事背景、職務專長、歷年績效、及目前所負責的工作,要在最短時間內有全盤的認識。第三件事是「聽一下」:時間允許的話,和每位成員(當然幹部優先)聊聊天,聽聽他們對單位的看法、對同事的評論、對他自己的期許、以及對你的期待。如此你便能在時間最短、適應最快、衝突最小、共識最大的狀況下,順利推動你的想法,讓單位朝總公司及你的目標大步前進。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功者的焦慮三部曲之最終回:

(21)成功者知道永遠都有競爭者,只是不知道他們會從哪冒出來。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續前次的論述,成功者的焦慮還有以下幾點:

(11)換位置後的第一件事,換腦袋。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班族在職場上努力工作打拼,無非是期望有朝一日自己的付出能夠被看見而晉陞為主管。不管你轄下的單位大小、人員多寡,只要是擔任管理職,就代表你是位成功者。只要是成功者,就會有莫名的焦慮產生。這些焦慮發生的原因複雜交錯、緩急不一,你無法避免,只能習慣、只有克服!

成功者的焦慮有以下幾種: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主管,經常會在公開場合講話,也必須能在公開場合講話。如何講才適合?這裏有幾點個人的建議:

1)避免贅詞或無義意的字,如:嗯、哦、我想、那麼...,除了會讓整句話不連貫不通順外,也會讓人覺得你的講話沒有信心、猶豫不決、説服力不足。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管啣令上任,眾事如麻,幾點建議可供参考:

1、換了位置,一定要換腦袋。你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一群彼此好惡不同、能力各異的人。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evin Costner(凱文.科斯納)這位大明星、大導演相信許多人都熟悉,他主演或導演的電影,例如:完美的世界、與狼共舞、水世界、保鏢⋯更是膾炙人口。看到他在2024年5月20日出席電影公開活動的新聞時,不禁讓我想到:(在所有領域中)再怎麼偉大的人物總有年華逝去、光芒不再的時候,這就是時代的更迭、人物的更替。不論ㄍㄜ自角色如何,我們每一個人在有限的「活動過程」中,總要留下一些讓別人記得住、叫得出的事情,如果有人因為我們做的事情而受益,那就更值得了。對於那些(包含我自己)已經從「崗位」離開的人,我的建議是:放慢腳步、享受自我。生活再也沒有比現在更應自在的了!


Y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